2019年度《聯盟計劃——難題招標專項活動》簽約頒證大會于2019年6月27日在市政協麗都廳召開。市政協副主席張恩迪,十屆政協主席蔣以任,十屆市政協副主席、市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榮華,市政協副秘書長張喆人等領導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上??萍汲晒D化促進會會長朱英磊主持。
會上,市政協副秘書長張喆人宣讀了“關于公布2019年度《聯盟計劃》資助項目名單的通知”。經企業申報,有關單位對接及專家評審,共有81個項目立項,資助金額共747.6萬元。
與會領導向81個產學研合作立項項目承接人代表頒證。上海新華聯制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福群,嘉定區科委副主任金世珍分別代表企業和區科委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
“聯盟計劃—難題招標專項活動”,是科促會開展科技服務的品牌項目,也是重要的工作抓手之一。它由上??萍汲晒D化促進會、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和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會三家單位共同主辦。
“聯盟計劃”由企業提出技術難題,科促會發動具有人才資源、研發能力并有科技成果等優勢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通過產學研合作加以解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科促會通過官方網站,向全市中小微企業征集各自在技術改造、產品升級等企業轉型升級中面臨的技術瓶頸和技術難題;
第二,對企業的技術需求,主辦方組織高?;蚩蒲性核M行投(應)標,并根據這些需求與企業進行對接。在雙方達成初步意向后,向科促會提交投標書,由科促會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和評審;
第三,對位于專家評分前列、符合上海產業導向、符合區域經濟發展,有利于促進高校及科研院所學科建設的項目給予立項,并對立項的項目提供專項資金的支持。部分區科委和高校也拿出資金進行配套資助。
“聯盟計劃”每年組織一次,今年是第十六次。實踐表明,“聯盟計劃”是實現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一種有效方式,受到產學研合作各方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從當前的形勢來看,“聯盟計劃”的實施,完全符合國家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要求。
開展“聯盟計劃”的十六年以來,企業公開招標的技術難題達2325項,其中938個項目獲得資助。截止今年6月底,已解決598個難題并通過驗收。十六年來,根據協議,相關企業投入研發資金共計4.84億元,主辦方、有關區科委及高校累計資助資金為9107.7萬元,約占所資助企業投入總研發資金的19%。
通過“聯盟計劃”活動,不論是主辦方還是參與方,都探索了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在機制上突破了行業和所有制的界限,形成了互動多贏的局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聯盟計劃”的滾動效應正在不斷顯現,2008年以來,已有1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聯盟,與企業共建實驗室、研究所或中試基地,使有的企業獲得新生;有的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聯盟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有的合作者成為我國某項技術的開拓者;有的企業與大學共同走向國際化道路;有的企業甚至讓出股份,請解決難題的大學教授入股,推選該教授為董事長、總經理等。
今年的“聯盟計劃”主要有三個特點:
1、今年申報和參加評審的項目均符合上海產業發展導向。按照《2014年上海工業及生產性服務業指導目錄和布局指南》,所有項目都屬于培育類和鼓勵類,沒有限制類和淘汰類項目。
2、繼續在注重資助項目質量的前提下兼顧數量,并關注資助項目實施的影響力。今年重點支持符合上海產業導向、區經濟定位,有行業優勢和發展潛力的項目。由于各區科委的大力支持,以及企業和高校招投標積極性高漲。今年的難題招標數量達到187項、應標書數量171份、對接成功項目數量159項、資助項目數量共81項。
3、主辦方和有關區科委結成戰略聯盟,共同資助“聯盟計劃”項目。“聯盟計劃”的可持續發展,還要歸功于區科委對我們“聯盟計劃”工作的支持。如浦東、奉賢、嘉定、青浦、長寧、閔行、虹口等七個區與主辦方共同資助經科促會專家評審而優選出的項目。
4、高校配套資助,共推“聯盟計劃”。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為了培養人才,鼓勵年青教師積極響應國家科技創新的號召,面向企業轉型升級第一線,從學校的科研經費中拿出一部分資金,與我們主辦方共同資助“聯盟計劃”項目。這項舉措,希望今后在其他高校能夠拓展延伸。
我們舉辦的“聯盟計劃”是以企業技術需求為原點,組織高校和科研院所以產學研合作的方式,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而科促會的“助推計劃”,則以技術供給為原點,把高校和科研院所所擁有的科技成果推向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使之產業化??拼贂墓?、需兩頭共同發力,為企業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搭建起了立交橋,起到了推動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良好效果。
來之產學研各方及有關單位代表約150人參加會議。81個立項項目的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了簽約儀式。
(文/周煥忠,圖/余浩)